close

生活就是教育,父母就是教師,

家庭就是教室,學習是天天的。

「在家自學」 沒有週休二日,

不分寒暑假,全年無休,

教學不打烊

~
賴裕永~
如果有人問我說:「為什麼要在家自己教孩子?」我就請他們思考兩個問題:

「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還是父母的責任?

「萬一孩子教不好,是學校要負責任,還是父母要負責任?

隨著教育的改革,「在家自行教育」的可行性已經受到廣泛的注意,特別是關心子女教育問題的父母考慮自己在家裡教孩子或安排合適的人教。這些是很切身的問題:「把孩子送到學校好,或留在家裡自己教好?」「若是自己教,教得來嗎?」

清華大學發生一起命案,帶給社會一個很大的衝擊。兇嫌用暴力來處理感情的問題,造成命案,且用她所學到的知識,用有機溶劑使對方昏迷,並調製「王水」,毀滅屍體,再佈疑陣,轉移辦案之方向,使人誤以為姦殺,企圖脫罪。凶嫌是碩士班的研究生,受高深的教育,學習不少的知識,卻利用這些知識來犯罪、脫罪。近年來犯罪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到底問題出在那裡?

依目前法律上的規定,國小的教育是義務教育,是強迫教育,是政府受人民之託付,興建學校,聘請老師,來教育孩童。我們已經習慣將學齡的孩子送去學校,接受老師的教導。可是,這是最好的學習模式嗎?針對國小的兒童,我們如何從聖經中尋找出更合神心意的學習模式呢?

基本上,學校教育是培育社會上有用的人材,理論上是德、智、體、群四育並重,但從課程的安排不難看出智育的份量最重。完整的教育應該是全人的,包括靈、魂(情感、意志、理性)、體。我們不難看出學校教育只能達成部份的目標,最重要的心靈的部份,實在是束手無策,這卻是教會以及關心教育、關心自己孩子的基督徒父母能作光、作鹽的良機了。

現行的教育制度下產生了一些難以突破的瓶頸,列出來給家長們作參考:

一、尊師重道的精神受到考驗:

整個社會在改變,老師、孩子、父母的心態都在調整。受到家長的呵護和「兒童法」的保護,孩子不像從前那麼尊敬老師,老師面對班上的問題學生,難免有無力感,只好把管教的尺度放鬆了,甚至放牛吃草,任其自生自滅。

二、班級人數:

帶自己的孩子一、兩個,或是三、五個,已經常是捉襟見肘。面對一班四、五十,實在是個很大的挑戰,如何能「因材施教」?

三、德、智、體、群四育能並重嗎?

在學校,老師們的教課要配合教學進度,考試完後要比班級名次,在智育方面已花上老師大部份的精力。體育交給體育老師。德育和群育只能說「言教不如身教」,沒事最好,有事再說了。

四、差別待遇:

老師對學生的態度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學生的個性、在校的表現、家庭背景不同,以及老師個人的看法、喜好,都會使老師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印象、成見,甚至是偏見。有時在教導或處罰上,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學生若有「老師不公平」的心理,容易產生敵視的態度,影響學習的情緒至鉅。

五、同儕、環境的影響:

在學校容易彼此感染,孩子會流行玩鬥片、收集球員卡、玩四驅車(軌道車),很容易受同儕、環境的影響,在一起時常講髒話、動手動腳。從電視上看到的就模仿,不管看到的是立法院、省議會的打鬥,或綜藝節目、暴力色情影片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到孩子的言行。我們已經很成功地幫孩子培養出「看什麼就學什麼」的學習模式,很少去思考、判斷,做正確的決定。

六、升學主義:

雖然國小的升學壓力還不大,但是我們都很習慣把孩子放入「升學主義」的模子,從入口放進去就一路研製成產品,上課是針對考試,考試要求好的成績。可惜的是,求學的樂趣都被剝奪了。試問有多少學生會向老師提出問題來討論?有多少學生會利用放假時,尤其是寒暑假,會拿書本來唸呢?

七、敬業的精神:

在一、二學年的期間內,老師受託來教導孩子,有那麼多的孩子在老師的手中,影響很大,權責也很大。教書是良心工作。如果老師專心教育,並繼續進修,提升教學內容、方法,就是學生的福氣。反之,如果心存旁鶩,搞補習、買股票、兼任其它工作,心不在教育,等著領薪水,誤人子弟,罪莫大焉!

那麼,自己教孩子需要有什麼預備?國小的課程難度不大,大部份的父母都可以勝任,只要有願意負起教育兒女的心志。

一、看重在孩子身上的投資:

當一個人要離開世上的時候,他一生所努力的、所得到的都得放手,只有家人、兒孫圍繞在他的身旁,什麼是最重要的投資?

二、付上時間的代價:

孩子需要有人幫助他們培養出主動的學習精神,有人陪著走一段學習的路程。父母至少要有一人全職、專注的負起教育的責任。

三、向人請教:

開始的時候,可以多收集教育界,包括學校老師和師範學院所能提供的各種資訊,瞭解一些教育的理念、課程的設計、學習的心理等等。遇到一些狀況,就向專家學者請教。

四、找合適的教材:

這方面可以是最有創意的,除了用教育部編定的國小教材之外,可以到圖書館、書局找合適、有趣的教材。如果要教導外語,也可以收集外國的小朋友圖書,尤其是國外親友小孩用過的書籍,請他們贈送或廉售,再好不過了。

五、夫妻要彼此配合:

「在家自行教育」最大的挑戰在於夫妻是否能配合,觀念是否能溝通。如果配合不來,就問題重重;配合得好,孩子就很有福氣了。

 

「在家自行教育」有甚麼好處:

一、一起成長,減少代溝:

當父母陪伴著孩子學習,對於他們學業、觀念、心理上的進展都一清二楚,那會有代溝?

二、培養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

培養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是「在家自行教育」的基礎,孩子如果不自動自發,父母就很辛苦。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一起來排課,安排上下課的時間、課程的進度,借閱或購買課外的讀物,選擇課外要學習什麼,如電腦、英文、音樂、作文等。

三、因材施教,可兼顧學業進展和品德陶冶:

父母從小照顧孩子,抱著孩子的時候,就很清楚孩子的一舉一動,對自己的孩子應怎麼教也該最清楚。父母教自己的孩子不但教導學業方面,同時可以注意到品德的陶冶。

四、時間的利用、教材的選擇有彈性:

在學校要照上課的時間表、課程的進度來上課,在家裡就容許有些彈性。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天文館參觀,或實地旅遊來學地理。如果覺得外國語文很重要,就可以加進去,請外語老師當家教, 或送孩子去外語補習班。

五、培養夫妻間的默契:

「在家自行教育」最大的福氣在於夫妻間可以學習彼此瞭解、接納、包容、配合、同心。可說是在最短兵相接之處來培養夫妻間的默契。

 

「在家自行教育」有什麼缺點呢?

一、缺少與團體之間的互動: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缺少與同齡兒童的互動,會減少他們從實際的生活中體會人生的一些功課。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在家自行教育」時,這問題就不那麼顯著。但是,這缺點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找志同道合的家庭,有時一起教課,或一起做實驗、辦活動;或者是多生幾個,孩子一個是太少,兩個不是恰恰好,三個以上又何妨?畢竟,誰能限制愛情的結晶呢?聖經上詩篇一百廿七章三至五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二、不夠專業:

如果父母沒受過教育,那「在家自行教育」就比較困難。但如果有願意的心志,即使國中畢業的程度就可以勝任,因為可以就教於專家學者,而且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

三、學習的設備、環境不如學校:

在家裡,學習的設備、環境會比學校差。但是從簡陋、克難的環境中開始會更實際,更知道從何開始。

在這追求經濟發展的社會,很多的父母忙著工作賺錢,孩子在家裡吃泡麵、冷飯,或是讓孩子到外面自己吃漢堡、便當,我們作父母的要清楚那個是最重要的投資,孩子?工作?

「在家自行教育」提供給你和你的孩子一片無垠的學習空間,你是否有志遨翔,找回失落的天空?記得:「天助自助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義扶持讀書會 的頭像
    信義扶持讀書會

    光光加油站

    信義扶持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